教书育人楷模王鸿——中国江苏网“身边的好老师”系列报道

中国江苏网9月16日讯(冯谊)睢宁县李集小学副校长王鸿被表彰为睢宁县第二届“教书育人楷模”。他29年来扎根边远李集,没进过正规教育院校的校门, 1993年通过自学考试,学完小学教育专科和汉语言文学本科的全部课程。就这样从一名临时代课教师,成长为县“学科带头人”、“拔尖人才”,徐州市市“青年优秀骨干教师”、“学科带头人”,省“特级教师”。

  中国江苏网“身边的好老师”系列报道,聚焦睢宁县李集小学副校长王鸿。让我们来一起聆听他的从教故事。

  

  (王鸿在睢宁县第二届教育大会上作典型发言)

  1990年参加工作时,我是一位临时代课教师,每月60元,每天要到离家十余里的柳圩小学去上课,那时还是三遍学,每天伴着星星走,伴着月亮归。

  我深爱生我养我的这方热土,因为我见证着她的发展变迁,她也见证着我的喜怒哀乐,为她付出是心甘情愿。

  

  (睢宁县第二届教育大会)

  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”

  刚任教时为了上好一节课,常常花很多时间去备课,将学生要做的作业预先做过,详细记录学生作业中犯的错误,由此在教学中知己知彼、有的放矢。

  我始终尊重儿童、遵循规律。追求“做一个学生喜欢的老师”,践行“蹲下来看孩子”的育人理念,坚持“用素养教书”。课堂上,为学生搭起丰富的活动舞台,提供个性张扬的机会,努力让学生想学、会学、乐学。把课文编成小品、短剧,让学生边演,边学;把课文变成一幅幅画面……课后经常组织丰富多彩的主题班会、队会、各种实践活动,把深刻的教育内容融入到生动有趣的课外活动中。

  前几年,我患严重的腰间盘突出,疼得直不起腰,更不能走路,每天由七旬的老父亲背着到医院接受理疗,回来躺在床上,连翻身都要人帮忙。理疗十天后,能慢慢直起腰了,面对每天来看望我的学生,躺不住了,不顾医生和家人的劝阻坚持戴着腰夹板走进了课堂。每天上完课回家,趴在床上备课批改、收集整理资料,直至深夜。

  

  (王鸿与师生交流)

  “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”

  作为一名教师,手中的教鞭虽轻,但肩上责任重大,应淡泊明志,甘为人梯,摒弃浮躁,潜心教学和科研。

  我主持或参与十余项省、市级教科研课题研究,曾获江苏省首届基础教育教学成果奖二等奖。经验论文省级发表、获奖百余篇,辅导学生习作发表、获奖100多篇。

  “一个人独行可以走得很快,但是一群人才会走得更远。”近年来,利用“江苏省乡村小学语文骨干教师培育站”及“徐州市王鸿名师工作室”积极承担指导青年教师任务。指导培养的全县20多所学校近百名青年教师都已成为各校教学骨干,有的成为市、县名教师、学科带头人。领衔的培育站被评为“江苏省优秀培育站”。工作室经验在《语文知识》杂志、小语名师专业发展研究会等微信公众号宣传报道。今年工作室被列为优秀服务品牌写进人大常委会工作报告。

  

  (睢宁县委书记贾兴民为王鸿颁发教书育人楷模奖)

  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

  我先后负责学校教科研、教学、教师培训、家校共育及宣传报道工作。给自己提出“五自”行动计划:自定目标、自找压力、自觉奋进、自我塑造、自主发展。

  我力争做一个奉献教育,服务学生的好老师。近年在省、市、县开讲座、公开课近百场。应光明日报社“名师成长大讲堂”之邀面向全国做公益直播课多次。

  

  (王鸿在教学中)

  “教书育人楷模”,这是至高无上的荣誉,胸前沉甸甸的奖牌是责任也是担当。感动于县委县政府对教育的重视,特别是对乡村教师的关爱!

  我将怀着一颗感恩的心,一如既往扎根乡村,做教育科研的领头雁,教育教学的实干家;做教师专业发展的引领者,撑一支长篙,向乡村教学更深处漫溯;充分发挥正能量,引领更多人,行走在乡村教育的路上!(图文由睢宁县教育局提供)

为您推荐

发表回复

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。 必填项已用 * 标注